2025年上半年保利、中海、华润这几家大房企卖房子卖疯了,加起来卖了3000多亿。按理说这数据挺亮眼,但为啥还有人攥着钱不买房呢?这背后藏着不少行业里的矛盾和争议,咱得好好唠唠。
保利靠高端楼盘在核心城市赚翻了。在西安,1-5月单城就卖了50多亿,6月俩新盘一起开,两天就卖了5亿,单月轻松破10亿。成都新川天珺项目更厉害,每平米卖4万,比周边贵6000块,结果市场占有率还超了50%。
但话说回来,这么贵的房子,到底是真有实力,还是靠核心地段稀缺性硬撑?普通家庭掏空六个钱包买了,以后会不会降价啊?
中海在京沪两地靠玖系产品卖得也不错。北京中海萬吉玖序上半年卖了35.5亿,去化率39%,核心区项目卖得还行。但有专家提醒,现在好多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猛增,高端新房市场会不会供大于求啊?这么多高总价房子上市,真有那么多人买得起吗?
华润则把重点放在强二线城市,在东莞以57.1亿销售额排第一,重庆也卖了20多亿。但机构数据显示,这些城市土地市场冷热不均,华润这么猛劲儿扩张,以后会不会积压库存啊?别的房企都在收缩,它这么干是抢占先机,还是冒险?
从买地数据看保利5月在核心区新增6个项目,花了102.65亿,光北京海淀一块地就投了45.45亿;中海1-5月在9个城市买了12块地,花了290.8亿。
华润一季度买了11块地5-6月又在北京、南京补仓,花了59.4亿。大房企疯狂囤地,土地市场看着挺热,但中小房企根本没钱拿地,土地资源全往头部集中。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?以后会不会形成垄断,让市场变得单调?
越秀地产的项目拿了不少奖,北京和樾望云开盘就卖了152亿,广州珑悦西关靠文化IP吸引了不少人。但有消费者说,有些“高端创新产品”就是营销噱头,住着也没多舒服,高房价其实是在为品牌和概念买单。这到底是行业进步,还是房企圈钱的新招儿?
现在想买房的人可太矛盾了。核心城市房价挺稳,大房企项目卖得火,看着像稳赚不赔;另一方面,行业还在调整,二手房不好卖、有些城市库存多,风险也不小。
买一线和强二线核心区房子抗跌,但价格太贵;关注装修和配套,能住得舒服,但得警惕溢价太高;选大房企看似安全,但高周转下质量问题也不少。
大房企靠着资金品牌和资源,在市场上占了主导,但土地市场分化、产品创新真假难辨、供需失衡这些问题,就像定时炸弹。以后市场回归理性,这些矛盾会推动行业变好,还是引发更大震荡?普通购房者在这浑水里,到底该怎么选?
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,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,谢谢!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